1、朱婷关键球又稳又可怕,也离不开队员的这些传、防、垫等保证环节的支撑。球队绝对中心,世界第一主攻成为中国队对立强队第一利器。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状况,那就是在中国队打关键球时,都是解放朱婷的一传来全力保证她的进攻的。
2、朱婷的关键球很可怕,因为就算明打明的强攻,成功率依然很高。 对于排球运动这样的团体赛,需要多人通力协作,当然也需要球星的带头大哥作用,尤其是关键时刻,更需要关键人的进攻。朱婷是世界女子排坛主攻第一人,走到哪个队伍都是球星,都是关键人,关键时刻也只有看朱婷的表演。
3、在前一场大奖赛中,作为女排的新队长,朱婷的表现并不特别出色,因为手指受伤,队友力量不足。许多女排球迷担心朱婷在决赛中会继续疲软。然而,在今晚的比赛中,朱婷证明了球迷们真的很担心。在这场比赛中,由于老搭档张长宁伤愈复出,朱婷肩上的进攻压力大大减轻。
4、包括第三局的莫名其妙的失误,更让球迷们耿耿于怀的是决胜局的赛点,关键球没有传给朱婷,最终被对手把握住机会。
5、为了避免朱婷频频拔高点来进攻,消耗体力,出现伤病,郎平也让朱婷开始打“高拉开”球进攻。对于“黄金一代”中杨昊这样身高1米80左右的球员来说,她们打的是“平拉开”,靠拉开速度来下球得分。 而朱婷1米98的身高,有拉开速度又有足够高的扣球点,因此也被称为“高拉开”了。
6、朱婷不属于绝对力量型球员,她是靠速度和高点来下球得分。 中国女排大力跳发有威胁者只有王一梅,大力跳发的球员如果能把力量和速度结合很好的话,那跳发的威力才最为可怕。博斯、米哈、埃格努、王一梅都属于拥有绝对进攻力量的球员, 朱婷不属于这一类型。 朱婷跳发仅能算大力跳飘,力量相差太多。
这个力量是非常大的,以至于之前还砸的对手直接躺地30秒都没有起来,肯定是很疼的,所以被咋哭也是可能的。连好几天,朱婷在决赛中那记重重的扣球动图一直在社交平台上爆红。
朱婷目前是中国女排的主攻主力,世界最强主攻手的称号名不虚传,她的扣球力量非常大,攻击力十分惊人。最经典的是,在里约奥运会时,对强敌塞尔维亚的时候,朱婷帮助中国女排逆转战局,她的一记十分有力的扣杀,直击对方阵地。恰巧此球重重的砸到了塞尔维亚女排名将奥格涅诺维奇身上,直接将其击倒在地。
朱婷在首场打荷兰时还能够有高点暴扣,但第二场对多米尼米,一个是其队中有卡斯蒂略这样的世界级自由防守,另一个多米尼加的进攻也经常轰出90公里, 甚至是100公里的扣球时速,这个对朱婷拦网时手腕的冲击力是非常之大的。 朱婷在后半阶段的进攻似乎也是不敢于发力,手腕肯定是有些反应。
1、总结,朱婷的状态下降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身体伤势、对手的针对性防守、心态变化等。中国女排需要正视这些问题,积极调整,以期在后续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身体有伤,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被研究,哪个队员会不被研究!重要的是朱婷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受张常宁全面提升的影响,此消彼长,队内出现了双核心,外界大环境下对朱婷的冲击等等。如果朱婷能够积极面对,不是享受以前的被神化,是可以度过这个时期的。
3、当时朱婷报备的数据弹跳是27,对比起当年的路易斯,朱婷并没有差很多。朱婷刚出道时候,扣球都是全力起跳。因为她身高高,弹跳能力有相当强,所以经常是超手进攻。尤其是世青赛时候,超手扣球相当爽,都是钉地板,对手根本拦不到。对阵日本青年队是最明显的,因为日本青年女排实在是太矮了。
4、第4局主帅将朱婷换下,让小将王艺竹顶替。前三局朱婷打出了好成绩,一共有30扣十五中,还有4次拦网总共拿下了19分,可以说不辱使命,为球队夺得了不少的分数。而细心的球迷也发现朱婷是被搀扶着下场的,很担心她的伤情,而且也很心疼。
5、从这里也不难看出球队更换新鲜血液非常重要,否则就容易被对手研究透彻。
1、郎平在评价朱婷的卓越成就时,强调了基层培训的重要性。她指出,朱婷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扎实的基础,这是基层教练辛勤工作的结果。 加入国家队后,朱婷通过不懈努力,与团队成员共同进步。郎平强调,朱婷的成就是团队努力的结果。
2、其实郎平说起朱婷很优秀时,她说第一,朱婷之所以这么成功,就是因为他的教练在基层培训做得很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加入国家队之后,朱婷努力与团队成员上每一堂课,而朱婷的成功,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3、朱婷是全队表现最稳定的队员,她具备出色的理解力和自控能力,讲解战术后能迅速展现出良好的执行效果。 朱婷与郎平年轻时在性格上有所不同,但打球风格相似,均以严厉和高效著称。 朱婷对待训练极为刻苦,这使得她在技术和身体协调性方面达到了令人赞叹的水平,成为中国女排多年来的天才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