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是亚洲地区最具规模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参赛国家限于亚洲。亚运会概述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成员国轮流举办的每四年一度的大型体育盛会。
亚运会不仅仅是亚洲国家参加。亚运会,全称亚洲运动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虽然亚运会的名称中带有亚洲二字,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开放性的体育赛事,不仅限于亚洲国家参与。历史上,亚运会的参赛国家和地区范围不断扩大。
首先,亚运会的举办国家限定在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范围内,由成员国轮流担任主办地,每四年举办一次。而奥运会则不同,它是一个面向全球所有国家的体育竞技平台,由举办国家提出申请并经过国际奥委会的审批后才能举办。
-时间 : 195 4 ~ 11 (8日)-参加国:日本、泰国、印度、菲律宾、缅甸、伊朗、印尼、新加坡、锡兰(现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一共11个国家)-参加者:489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举重(一共6个项目)■ 备注 -韩国战争爆发,因此韩国没有参加本届亚运会。
年,我国在第7届亚运会上获得32枚金牌、45枚银牌和27枚铜牌,排名第三。1978年,在第8届亚运会上,我国获得51枚金牌、54枚银牌和46枚铜牌,位居第二。1982年,在第9届亚运会上,我国代表团以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的成绩位居榜首。
第三届:1958年东京亚运会,日本作为东道主,收获67枚金牌,遥遥领先,一骑绝尘。第四届:1962年雅加达亚运会,日本以73枚金牌占据榜首。第五届:1966年曼谷亚运会,日本以78枚金牌的成绩位居第一。第六届:1970年曼谷亚运会,日本以74枚金牌占据第一。
第一届亚运会(1951年):日本以24枚金牌位列第一,印度和伊朗表现不俗,分别收获15和8枚金牌。第二届(1954年):日本再次以24枚金牌蝉联冠军,印度和新加坡紧随其后。第三届(1958年):日本以67枚金牌独占鳌头,菲律宾和韩国崭露头角。
历届亚运会金牌榜总排名:第一届1951年新德里亚运会,日本成为最大赢家,获得24枚金牌。第二届1954年马尼拉亚运会,日本依旧占据榜榜首,获得38枚金牌。第三届1958年东京亚运会,日本作为东道主,收获67枚金牌,遥遥领先,一骑绝尘。亚运会中国获得1,191块金牌,目前亚洲排名第一。
全非运动会(The All-Africa Games)亦称非洲运动会或非运会,是由非洲奥委会协(ANOCA)所举办的包括多种体育项目在内的大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参赛代表团仅限非洲国家。1965年刚果首都布拉扎维主办了首届全非运动会。
其他大洲运动会有:欧洲有欧洲运动会,非洲有非洲运动会,美洲有泛美运动会、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运动会,大洋洲有太平洋运动会。欧洲运动会 简称”欧运会“,是由欧洲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洲际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一年举行。
与亚洲的亚运会一样,其他大洲也有类似的运动会,例如非洲运动会、太平洋运动会、泛美运动会和欧洲运动会等。非洲运动会:全非运动会(The All-Africa Games),亦称非洲运动会或非运会,主要由非洲地区举行,是非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
1、领队:张钧汉副领队:孙叶青教练员:傅其芳、孙梅英男队员: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王志良、王家声、周兰荪女队员:韩玉珍、梁丽珍、狄蔷华、郑敏之这次邀请赛的男、女单打安慰赛是从今天下午开始的。
2、年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布达佩斯举办,中国选手庄则栋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庄则栋在1963年的第二十七届世乒赛中也曾获得男单冠军,并在1965年的国际乒乓球赛事中再次摘得男单桂冠。连续三次夺得单打冠军,庄则栋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位实现三连冠的乒乓球选手。
3、乒乓球运动员江嘉良出生于1964年3月3日,故乡是中国广东省中山市。 江嘉良自7岁起开始练习乒乓球,9岁进入广东省体校,13岁晋升省队,15岁成为广东队的主力选手,并在1979年入选国家队。 在1983年的第三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江嘉良作为主力队员帮助中国队夺得男子团体冠军。
4、邱钟惠:1935年生于云南腾冲县,1952年进入国家队。1961年获得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团体赛、女子双打第二名 ,成为中国获得世界女子乒乓球比赛冠军的第一人(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
5、小山智丽(小山ちれ,出生于1964年9月30日),原名何智丽,出生于中国上海,原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后嫁给日本人并入日本国籍,改名为小山智丽。1982年获中国全国调赛女子单打冠军。1984年获亚洲冠军。1985年获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成员。
6、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容国团为中国第一次获得世界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日上午,在北京美丽的首钢园,“乒乓外交”中方亲历者梁戈亮与1971年访华的美国乒乓球运动员朱迪·霍夫罗斯特通过虚拟技术隔空打起了乒乓球,这场跨越太平洋、创新不失温馨的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活动,把人们瞬间带回到历史的岁月里。
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中国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泽东主席断然改变原意,作出决定,外公圈阅“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报告,退外交部办理。
乒乓外交指1971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乒乓外交实际上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两国的外交恢复。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过十多年的越战,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军费,与苏联比较起来,美国的国际地位也相对下降,客观上美国需要寻求抗衡苏联的力量。
年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运动员。这次“乒乓外交”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正常化发展的道路,为新中国国际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