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我们全家去了城隍庙游玩。跨过高有一尺的门槛,有一只划旱船的队伍在迎接我们,抬头仰望这座古老的建筑,妈妈对我说:“这个建筑建于明代年初,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坐北朝南,有南门,前殿,乐楼,大殿,寝宫等。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兴致勃勃地去书店买书。在车站旁等了好久才等到一辆挤满了人的公交车。唉,运气怎么这么差呢?算了,将就一下吧!好不容易挤上车,啊呀,这分明是一个活生生的沙丁鱼罐头嘛!过了几站,车上的人依然不比之前少。
初三作文600字:不一样的童年【一】 我很喜欢看红色经典小故事,我看了许多抗日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王二小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的王二小,虽然他只有11岁,可他已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1、拒马河发源于县城南旗山脚下,以地下水溢出成泉群形式变成地表水,境内干流长465公里,流域面积1656平方公里,为常年基流河;唐河发源于山西省浑源县,在涞源境内长34公里,流域面积792平方公里。
2、篇一:美丽的春天 春天来了,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柳树梳起了头发,小鸟唱起了歌,花儿跳起了舞,一切变的太美丽了。我多么喜欢春天啊!篇二:美丽的春天 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开了许许多多的鲜花,美丽极了!有人在放风筝,有人在地上躺着,还有人在看这一片美丽的景色。
3、家是夕阳西下时可供飞倦的鸟儿歇息的地方,是风雨狂泄时可供怜弱的鱼儿躲避的地方,是海外游子日思夜梦、有母亲温柔笑容的地方。在这里,母亲用爱拴住了游子漂泊无依的心,父亲用臂膀为他的儿女撑起一方无瑕的蓝天。在这里,狂风和暴雨从不光顾,寒冬与烈日从未来临,这里只有三月的和风、五月的春光。
4、我的家乡 蓝天是白云的家,森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海洋是贝壳的家……而人杰地灵,风光秀丽,物华天宝的福清就是我的家乡。
瑞雪,洁白无瑕;鲜花,娇艳多姿;小溪,清澈见底。这些不都是美的表现者吗?而我却从身边一个并不美的人身上发现了他的美。冬日的晨曦照在我懒洋洋的身体上,使我一下子精神抖擞。好不容易的冬日晨光啊!为了不白白浪费这美妙的晨光,我和姐姐准备参加一项十分有趣儿的劳动——找柴。
妈妈是一个善良的人,记得有一次是个星期天,她带我去菜场买菜,到了菜场门口,有一对母女乞丐,女孩和我差不多大吧,真的好可怜,妈妈走过去蹲下来问了情况,最后丢了十元钱给她,还对她妈妈说:“想办法给孩子上学,她这么大不应该在这里。
极目四望,云雾缭绕,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使人感到如入飘渺仙境。在山顶玩了一会儿后,我们沿原路下山。下山后,我们又参观了保定设在白石山的发射台和涞源县内的泉眼。美妙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我们满载着游览胜景后的愉快心情,恋恋不舍的乘车离去了。
在我心中,有许多抗日英雄让我怀念,而小英雄王二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二小是中国少年抗日小英雄,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遭受日本鬼子的“扫荡和攻击”。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为八路军放哨。
在我的家乡阜阳,过春节也是挺有意思的。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忙碌了,忙着采购许多的年货,如:春联、年画、饮料、鞭炮、鸡、鸭、鱼等,在三十这天下午,人们也就把许多的东西都买好了。 除夕晚上,人人都守岁,吃完饺子。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爱国志士的故事:岳飞保卫国家、文天祥抗元、郑成功收复台湾、史可法保卫南京、霍去病抗击匈奴等。岳飞保卫国家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为了保卫国家、抵御外敌入侵,浴血奋战。在岳母的教诲下,他始终坚守忠诚和爱国精神,最终因奸臣陷害而牺牲。
高志航 高志航大队长首战击落日本轰炸机六架,创下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芦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立即以海陆空三军,展开对上海大规模攻击作战,日军在开战之初,就企图以优势的航空兵力,歼灭刚刚培训成立的中国空军。
1、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
2、王二小本名阎富华,他1929年出生,他来自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因为排行老二,所以大家都叫他二小。二小是个聪明的孩子,深得当时晋察冀军区骑兵连连长的喜爱。他平常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防止鬼子滥杀无辜。
3、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