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曾称“新格拉纳达共和国”,“格拉纳达”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石榴”。盾面下部的图案描绘哥伦比亚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的地理位置。盾徽上端为一只美洲神鹰叼着月桂枝叶花环,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光荣;鹰爪下的绶带上用西班牙文写着“自由、秩序”,意为在秩序下实行自由。盾徽两侧各悬挂两面国旗。
哥伦比亚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位于南美,首都波哥大。美国有一个特区也叫哥伦比亚,但和哥伦比亚共和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全称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通称华盛顿,美国首都。另外美国南卡莱罗纳州首府也叫哥伦比亚。哥伦比亚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美洲的发现者哥伦布,所以有很多地方都以哥伦比亚命名。
“加拿大”一词源于美洲原住民语言休伦-易洛魁语中的“Kanata”,意为“村庄”。加拿大立国初期的官方全名是加拿大自治领(英语:The Dominion of Canada,法语:Le Dominion du Canada),在1930年代后,联邦政府就停止使用全称。1967年,英廷正式放弃“加拿大自治领”的称号。
答案:有叫哥伦比亚(Columbia)的衣服品牌。虽然哥伦比亚是一个国家的名字,但这个品牌以户外运动服饰等产品闻名。该品牌的服装在户外爱好者中很受欢迎,其产品注重功能性,例如防水、透气等性能。
哥伦比亚是南美洲的一个多元化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它位于南美洲的西北部,与多个国家接壤,如委内瑞拉、巴西和秘鲁等。哥伦比亚拥有广阔的森林、壮丽的海滩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咖啡生产国之一。南美洲是世界七大洲之一,包括众多国家,如巴西、阿根廷、智利等。
它最初是哥伦比亚共产党的武装分支,以共产主义革命为口号,其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安第斯东部的山区和丛林地带,以及后来的国家北部、西南部和东部的农业和石油区。1980年代,FARC-EP与哥伦比亚共产党分离,涉足毒品交易,这一行为导致其被哥伦比亚政府、美国和欧盟视为恐怖组织。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Revolutionary Armed Forces of Colombia,FARC) 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是拉丁美洲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反政府游击队组织,同哥政府军以及右翼准军事组织仍处于交战状态。领袖:曼努埃尔·马鲁兰达·贝莱斯。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成立于1964年,原先属于哥伦比亚共产党的军事机构,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从事毒品交易,脱离哥伦比亚共产党成为独立组织。它是哥国境内组织最大、装备最完善,战斗力也最佳的游击队。
年3月,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曾与政府达成停火协议,但因政府军的敌对态度,协议在1986年破裂。1991年至1992年,该组织与其他游击组织如民族解放军和人民解放军共同与加维里亚总统政府重启和平谈判,然而政府军对‘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大本营的进攻导致谈判无果而终。
以色列沙漠游击部队 以色列沙漠游击部队是一支在特殊环境下作战的游击队。他们在中东地区的沙漠地带与敌人进行游击战,利用地形优势进行战术布局,为以色列的安全保卫做出了重要贡献。越南丛林游击队 越南丛林游击队是越南战争期间的主力部队之一。
游击队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游击队、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游击队、二战期间的芬兰雪地游击队和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民兵游击队等。解释: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游击队:这些游击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南游击队主要包括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珠江纵队、韩江纵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和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等6支武装力量。这些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在华南地区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
新四军实际是由南方八省共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合编而成,但不包括海南岛的琼崖纵队和西南地区的滇黔桂边游击队。其中坚持在闽浙赣三省的有9支武装,分别是湘赣边、赣粤边、皖浙赣边、闽西、闽粤边、闽赣边、浙西南、闽东和闽北(其实还有个较小的闽中游击区,因此南方共保留了16块游击区)。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南部枣庄矿区以刘洪、王强为首的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不堪日寇的欺压和蹂躏,在党的领导下,秘密建立起一支短小精悍的游击队。
通过“自由法国”来领导一些大规模的游击队。法国投降后,自由的法国政府成立,由戴高乐将军领导国内的抵抗运动。通过互相派遣秘密交通警察或特工乘坐小船穿越英吉利海峡传递信息,建立了早期的联系方式。然而,由于游击队规模小、分散,他们的活动仅限于搜集情报、破坏设施。